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400-101-6811
客服组: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
9:00 - 17:30

电话:400-101-6811
公司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海路170号

关于我们            品牌产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天津阿尔发保健品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天津  津ICP备05003620号-1

>
>
“血糖波动不超过4.4mmol/L”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血糖波动不超过4.4mmol/L”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分类:
新闻中心
2021/07/02 09:23
浏览量
我猜很多糖友跟小发一样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即“忽高忽低、波动性很大的血糖”比“虽然高但是相对比较平稳的血糖”对血管和身体的伤害更大,以及“一天里面最高的血糖和最低的血糖相差数值不超过4.4mmol/L”。我想大家跟我一样对此深信不疑。
但这个“4.4mmol/L”是怎么来的呢?
小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对“血糖的波动性”特别是“每天最大波动值不超过4.4mmol/L”这个概念进行了另一个视角的解读。小发将其中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以飨各位读者朋友。

 


正确理解“最大波动值”

 

小发觉得原文最值得称赞的一点就是它“辩证”的态度:并没有单纯夸大“控制血糖波动幅度”的重要性,而是把它纳入到血糖管理的整体体系中:既要考虑血糖值的水平,又要考虑血糖波动的情况。
我们不妨考虑两个例子:样本A一天当中的最低血糖值13mmol/L,最高血糖值17mmol/L,那么他的最大血糖波动值为4mmol/L;样本B一天当中的最低血糖值6mmol/L,最高血糖值11mmol/L,那么他的最大血糖波动值为5mmol/L。尽管样本B的血糖波动幅度“大于”样本A,但显然样本A 的血糖情况要更糟糕一些;而样本B如果到医院做糖耐测试,很可能只是个“糖耐量异常”,尚不足以划分为“糖尿病”。
尽管上述例子是虚拟的,但现实很有可能出现在临床中;而所谓“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其实应该理解为“在血糖基础状态没有太大问题的前提下,给血糖健康锦上添花”的一个参考值。

 


“4.4mmol/L”出自哪里


“血糖波动不超过4.4mmol/L”算是一个问诊的“切入点”,而流行病学的绝大多数“切点”都是建立在统计学和跟踪观察的结果数据基础上、经过专家讨论产生的,这里面免不了涉及到一些“人”的因素。
比方说,小发对一个问题一直有疑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是标准糖耐量测试后2小时血糖是否可以回到7.8mmol/L以内——可为啥是2小时而不是2.5小时或者3小时?标准用“餐后2小时”作为诊断的时间节点,是用统计方法得出的一个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还是用流行病学跟踪研究得出的“如果2小时回不到7.8以内,那么得某某病的风险会上升”?但是并没有太多的资料涉及到这方面内容……
事实上,最早将“最大波动幅度”作为切点的是2016-2017年更新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目的是为了在实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的同时,加强对血糖波动的管理。为的是实现血糖精细化管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但是随着各类文章的传播(甚至有“以讹传讹”的倾向),这个“4.4mmol/L”就变成了“血糖波动是否健康”的不可逾越的红线了……



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切点


这个小标题啥意思呢,啥叫“什么性质”的切点?
小发举两个例子来解释一下——
例1:全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75cm。
这就是一个完全统计意义上的指标,是个平均值——如果你的身高没达到这个水平,也没有任何问题;
例2:正常收缩压的上限是140mmg。
这是一个基于流行病学跟踪研究得出的数值,是个临界值——就是说如果收缩压(高压)长期在140mmg以上,那么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大幅提升。
回到“血糖波动4.4mmol/L”这个问题上,它其实只是建立在大数据统计上的一个参考值。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中写的清清楚楚是“来源于正常人群的平均值”,而不是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临界值。
说的更通俗一些:健康人群的每日血糖最大波动值有高有低,取个(统计分布的)平均值,就是4.4mmol/L——如果你的血糖波动幅度小于这个值,那更好;如果比这个值高,那通过运动饮食进行改善,别高出的太多。
另外虽然有研究表明每日最大血糖波动幅度>4.4mmol/L可能伴随着更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但是从病理和个体差异的角度出发可能参照意义有限。无论如何,如果血糖的基础情况没有太大的问题,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每日血糖最大波动幅度”小于4.4mmol/L算是一件“加分”的事情,毕竟没有人会嫌自己更加健康;而如果血糖的基础已经很差了,那先别考虑什么“最大波动幅度”的问题了,先把血糖降下来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血糖管理、改善“糖代谢紊乱”不应该把某一个指标作为所谓的“独立参考值”;事实上,任何指标都有它的局限性,必须把多个指标纳入考量范围、多视角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