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合成作用
“多打多吃”的想法
怎样在使用胰岛素的时候
避免体重增加
小发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尽量帮助大家避免进入“打胰岛素让人发胖”的怪圈之中。
一, 定时定量进餐
为了避免低血糖或者不小心进食过多这两个“极端”,注射胰岛素的糖友特别需要确定进餐时间和进餐量,一是确保在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候恰好在进食,一是确保每餐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基本稳定且与使用的胰岛素剂量相匹配;为此,糖友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食物交换份”的基本知识和胰岛素与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对应关系。
我们在科普 | 食物交换份中介绍过“食物交换份”的基本概念,今天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外源性)胰岛素与碳水化合物的对应关系。
碳水化合物系数:指体内每单位胰岛素所对应碳水化合物克数。碳水化合物系数=每天碳水化合物(克数)/每天胰岛素用量,常常以比例式形式来表示,如10g:1IU,意思就是每进食10g的碳水化合物就需要1IU的胰岛素。碳水化合物系数是由每个人的胰岛素敏感性所决定,一般为10-15g/IU。
由于每个人的代谢速率不同,对不同种类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也不同,因此需要测量至少一周的平均值。比方说我们测得自己的碳水化合物系数为12(g/IU),如果我们要吃60克的碳水化合物,那么就需要60/12=5(IU)的胰岛素;
二, 坚持运动
如果实在拿捏不好碳水化合物和胰岛素的对应关系,又怕注射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那么比较“保险”一些的方法就是:稍微多吃一点点,然后用运动的方式把血糖调控好。
“每周不少于150分钟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具体到每一天每一餐饮食,建议大家在餐后1小时(注:从吃第一口饭计时)开始进行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餐后1小时是血糖的最高峰,此时运动可以有效帮助肌肉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控制那“多吃的一点点”对血糖带来的影响;
三, 多与主治医师交流
很多糖友对自己“非常自信”,表现在“我就用运动饮食调节血糖就行了,并不需要吃药”、“都吃药了,还测啥血糖呀,不用天天测”“既然都找到了适合我自己的碳水化合物系数,就按着这个来就可以了”……
小发想跟朋友们说的是:影响血糖变化的因素非常多,而且很多因素并非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 ;对于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疾病,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应对方案。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饮食、运动、胰岛素注射量、血糖等信息,定期与主治医师交流,充分听取医生的建议,以利后续的血糖管理。
小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给大家提个醒儿,多多了解一下关于胰岛素的相关知识,做到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能保证身材。